索引号 113712022080413541/2022-0250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
发布机构 威海市文登区峰山小学 组配分类 教学信息
威海市文登区峰山小学​2021—2022学年教学计划


发布日期:2022-09-17 18:53 访问次数: 信息来源:威海市文登区峰山小学 字号:[ ]


新学期,我校将遵循“成为更好的自己”的核心理念,以教学研究为切入点,以学生成长为落脚点,以减负提质增效为关注点,以教学评价为保障,落实国家“双减”要求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全面提高育人质量。

一、规范办学行为

继续认真落实作业、睡眠、手机、读物、体质五项管理要求,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,做到按课表上课、不迟到、不早退、不在群里公示成绩、不在群里点名批评等。建议将个人课程表放在办公桌显著位置,提前候课,上课铃响正式上课,说普通话,语言文明,不讽刺挖苦学生,不坐着上课,上课时禁止批作业,需巡视学生的活动情况,禁止出现空堂现象。在功能室上课的班级,需任课教师至少提前5分钟到班级带队,下课整齐带回。单班作业课间操前批完,双班作业上午出校前批完,教师需跟踪反馈学生的订正情况。每天需要调课的老师,请及时、规范填写调课单。对违反规范办学的行为,经查属实,在简报公示,纳入教师考核中。

二、提升教研活动实效

(一)全面加强“大单元备课研究”。“大单元备课研究”是通过对学科内容的有效融合与重构,来合理规划课堂教学,规划教学单元。本学期,将开展基于单元教学的反思实证研究,探索大单元教学的有效模式,具体按各学科要求落实。

(二)加强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。以作业研究为抓手,在控制作业量的前提下,追求质的提升,分层布置,多样自选,并继续通过项目化作业,促进学生多维能力的提升,将开展优秀课例征集、案例精品评选活动,加强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,切实通过作业设计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。

(三)抓实备课教研。杜绝出现无备课、无计划、无评价等教学行为,提高课堂教学实效。备课前要深度思考五个问题:1.学生的认知起点在哪?2.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?3.这节课学到什么程度?4.要让学习真正发生,我们给学生的帮助是什么?5.怎样知道学生课堂学地怎么样?备好这五个问题,才能促使教学方式的改变,从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。

为提高备课实效性,本学期,继续落实教研组周集体备课制度,此项工作由教研组长组织,研讨时组内老师全员参加,商讨周教学进度,教学重难点的处理等,通过集体备课,促使组上老师齐头并进。

(四)优化伙伴校教研。加强伙伴校的组织和管理,加强与学科教研员的联系,落实“教研中心—伙伴校教研联盟—学校教研组”三级联办教研模式,开展集体备课、课堂教学、课例研究、问题化学习研究、作业设计与实施研究等多主题教研活动,突出教研质量和效益,让教研均衡为教育均衡助力。

三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

(一)提升课堂教学效率

1.深化“目标-评价-教学”一致性研究和“问题化学习”研究。教学评的一致性一直是我们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的根本和核心,问题化学习则是对教学评研究的深化,目前,又提出作业设计的研究,也是紧密围绕教学评展开。所有的研究都是围绕一个核心,即目标-评价-教学一致性。

2. 落实国家双减政策,根据山东省下发的《山东省强课提质行动方案》

实施强课提质行动,探索形成轻负优质的教学模式。

3. 依据《山东省学科教学课堂基本要求》,分学科制定课堂教学基本要求,健全完善教学管理规程,优化课堂教学结构,提升教学效果。

(二)提升学生学习力

1.完善习惯养成目标体系,抓实过程管理,创新评价方式,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。新学期实行班主任蹲班制(开学前两周,班主任完成自己班级所有科目的随班听课,了解学生上课情况)和任课教师提前入班制,齐抓共管习惯养成。前两个周强化抓,第一个月重点抓,后续持续抓,关注课前准备、读书写字姿势、听讲、回答问题、作业等各方面习惯,任课教师每节课总结,班主任每天总结,通过当堂、每日及时评价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。

2.纵深推进“大阅读工程”,探索提高学生阅读质量和全科阅读的有效途径。

3.总结研究特长生的培养路径与方法,以学科竞赛为抓手,促进学生个性发展。

4.迎接笔试、非笔试抽测。学校将通过阶段比赛,反馈达标情况。要求所有笔试老师每天将所学内容及学生表现进行小结,发到班级群,非笔试学科学期初梳理非笔试学习要点发至班级群,定期公示练习重点,使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。通过家校合力,促教学质量提升。

四、提升学生体质水平

好的身体是一切的根本,保障学生的体质健康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。新学期,学校将继续通过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,检测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水平,结果纳入任课教师和班级考核中。各班级落实《班级座位调整制度》,每两周整体调换一次。

五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

(一)引领骨干教师发展,既做教学名师,又做教育名家。通过优课、优质课评选,激励教师研究教学。通过专题讲座、上公开课、同课异构、专项技能培训等形式,辐射引领全校教师共同发展。

(二)对青年教师开展订单式培养培训活动;指导学校根据青年教师的个性化需求,开展针对性帮扶活动,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。

(三)开展艺体学科教师的技能培训,课堂教学达标,教学基本功大赛,学科讲堂等活动,提升艺体教师的学科素养和教学水平。





责任编辑:董小蕾
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