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引号 1237100349450606XJ/2023-0013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
发布机构 山东省文登第一中学 组配分类 完成情况
2023年山东省文登第一中学各项工作计划执行完成情况


发布日期:2023-06-26 09:26 访问次数: 信息来源:山东省文登第一中学 字号:[ ]


     2022-2023学年,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,全校上下精诚团结,合力攻坚,迎难而上,以干克难,顺利完成学校原址重建工作,各项工作取得新成就,荣获第28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山东赛区优秀参赛学校奖、文登区纪念天福山起义85周年诵读大赛学校组优胜奖,获得2023年威海市中小学田径联赛高中组综合成绩第三名。相关工作完成情况如下:

一、合力攻坚克难,完成重建工作

2022年9月,历时两年原址重建后的文登一中正式投入使用,学校占地约85835㎡,总建筑面积约63352.51㎡,可招收48个班,2400个学位,总投资3.2亿元。学校在设计上融入了现代合院式建筑理念,突出建筑的科技感、生态的节能性、空间的立体化,极大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档次。校园自北向南依次设置为教学区、综合办公区、生活服务区、文体活动区,各组团功能区间以连廊连接,校内实行地上地下人车分流,既体现出相对独立性,又体现出空间的连续性、完整性,使整个校园层次分明、衔接连贯、统一和谐。学校去年9月顺利招生,首批报到的860名学生和170名教职工,是献给一中70年校庆的珍贵厚礼。

二、坚持高点定位,谋划学校发展。

2022年是学校建校70周年,经反复论证,学校提出办一所阳光、厚实、温馨的卓越学校,育“心中有爱、眼中有光、行中有善”的阳光学子的办学目标和育人目标。“阳光”,指“向阳”“光明”。学校有活力、有担当、有希望,不拔苗助长、不急功近利,始终以教育人的良知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。“厚实”,指“厚重”“务实”。学校有色彩、有温度、有内涵,不媚俗、不跟风,用几代人的努力沉淀文化底蕴,完善育人机制,应对时代挑战。“温馨”指“温暖”“和谐”,校园里充满着欣赏赞美、温情友善、关爱互助,没有嘲讽、没有训斥,彼此间互相鼓励,互相照亮,同行致远。“心中有爱”指爱国、爱家、爱学校,把个人理想同祖国前途、民族命运紧密相连。“眼中有光”指有梦想、有追求,有责任、有担当,有动力、有进取。“行中有善”指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、义、礼、智、善等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。

三、赓续精神血脉,打造学校精神。

学校精神是学校的灵魂,靠精神站立起来的教育充满力量,且这力量能够深入骨髓、经久不衰。学校结合一中辉煌的历史和现代化的校园,提炼出“志存高远、勤勉笃行、坚韧不拔、勇力有为”作为一中精神,并把“致广大,尽精微”作为一中校训,通过解读它们的深刻内涵,激发起一中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增强学生想学的信心。学校对一中学子提出了这样的形象标准:遵规守纪明事理气宇轩昂,知书达理有涵养慧质兰心。利用国旗下讲话、公众号宣传等,让每个一中学子都努力树立这样的形象。学校围绕“一中、一中人、一中精神”开展主题活动,通过抓住“重建后的文登一中”“七十年的文登一中”两个关键要素,开展主题教育活动,比如组织“一中、一中人、一中精神”的新生入学教育报告、开展“我以我心写一中”的有奖征文活动等,激发学生对一中历史、一中学子、一中精神、一中未来等进行深入地领悟和思考,引领学生以“赓续一中历史”为使命,以“锻造一中精神”为己任。开学第一课上,学生代表王小卓代表学生喊出了“让我们站成一束光,照进一中的历史,照亮一中的未来”的誓言,强化了学生内在的责任感、使命感,为高一新生“想学、坚持学”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。

四、搭建成长平台,实现潜能转化

为让教师的专业发展更多表现为一种自主、自发、自觉的行为。学校开展“我为学校代言”“寻找闪亮的路标”“一中大讲堂”等系列活动,引导教师讲政治、讲格局、讲奉献、讲包容、讲团结、讲和谐,引导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激励教师提能力、提干劲、提水准。开展“教学追问”活动,引导教师“追问自我”:是否每年读几本教育教学管理类书籍?是否有能力做随堂的课例点评?是否可以随时上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?能否能随时回答学生所问的学科有关问题?是否能在一定间内独立编制一份高质量的高考模拟题?是否能针对班级中某种倾向性问题设计一堂班会课?是否耐得住寂寞,真正做到静心教书潜心育人?一个个问题,是一种考问、一面镜子、一种警醒,促使教师保持自我觉察和自我反省。学校聚焦教师成长中的薄弱处、瓶颈问题,指向教师未来1-3年的发展,为教师量身定制个性化成长计划,鼓励骨干教师着眼于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实践需求,确定个人专业发展规划,让教师不仅善于“埋头赶路”,还要学会“抬头看路”,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和内驱动力。探索建立《教师专业成长手册》,按照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设置多个板块,贯穿整学年工作,覆盖专业发展全部基本领域,督促教师在反思中实现精致卓越。改革教师评价制度,采用动态评价机制和多元评价主体,畅通学生、家长、教研组等多种沟通渠道,对教师进行多角度立体式评价,让教师对自己的成长有更深刻的了解。学校积极转变评价理念,变“评价”为“诊断”,以研究的态度,帮助老师查找问题、诊断和改进教育教学活动,发现并展示每个人的闪光点,促使教师自觉、持久、稳定地提高工作绩效,消除职业倦怠感和发展瓶颈。

五、注重目标引领,点燃会学激情

学校认为,目标不一定来实现的,但目标一定是用来引领的。我们充分利用各种“可乘之机”,帮学生树雄心、立壮志,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。一是召开分梯队动员会。我们把学生分为七个梯队,有针对性地对全体学生进行励志演讲,帮学生点燃了三把心火——志气、骨气、底气;送给学生三个法宝——勤、恒、势。让学生在学习中“有想学的动力”“有会学的方法”。二是开展寄语活动。每月月初,我们用广播播放“校长寄语”,班级以电脑屏保的方式将寄语展示在教室的多媒体屏幕上,深深印在每一个学生的心里。我们把“班主任寄语”书写在教室黑板上方,结合班级情况,明确班级目标,传授学习方法。三是开展班级学法交流。每周班会时间,各班级组织本班各学科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学法交流,肯定鼓励学有所长的学生的积极性,推广学习方法,以求取得全面进步。四是树立自我目标,明确努力方向。为了激励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自我突破,自我超越,从达到自己学习上的小目标到实现人生的终极理想而不懈奋斗。学期初,每位同学都制定了自已学习目标,张榜上墙;临近期末,我们组织学生签订学习“军令状”,明确自己奋斗的目标。这些活动,助推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践行自己的承诺,实现自我规划。

六、实现自我教育,注入会学动力

我们认为,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。自我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自我认识、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,肯定并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想言行,勇于否定并改正自己错误的思想言行,实现更好教育的效果。为此,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。一是提倡自我管理,实现自我提高。学校开展“三个三活动”——寻找三个闪光点,明确三个突破口,树立三个学习承诺。通过活动,引导学生自我加压,不断奋进,唤醒学生的内动力。开展“三自”教育——学习自觉、行为自律、安全自护,让学生逐步学会在一定的时间做该做的事情,慢慢懂得学习与成长的意义。探索建立级部学生自律会自制制度,班级班干部值日制度,班主任、任课教师、个别家长陪伴制度,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、规范学生行为、构筑起学生的精神长城,促进良好校风、学风的形成。二是倡导自主学习,实现自我发展。学习中,学校提倡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,提高学生的自制力,使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,不断地重新认识自己,发现自己的不足与优点,加强优势建设,弥补自身不足,调整自身状态,自己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,多方面能力得到锻炼。学校强化学生“自主学习”意识,开展“清单式”学习,引导学生指定目标清单、任务清单、资源清单、工具清单、诊断清单、负面清单。借助清单,学生们更加明确自己当下要努力的方向与目标,并且,他们会在一个个清单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获得内在的成就感,从而实现对自我价值的肯定,会学、坚持学便有了一定的方法与持久的内动力。

 






责任编辑:周靖




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